建筑问答网A125.com > 建筑施工 > 市政工程施工 > 提问

【建闻】400岁的金价桥将要“搬家”?  ,搬家,部分

未解决  --    --  9个回答  次浏览0
分享微信 发送朋友 打印
提问人:76031 - 泥土工 2级  举报  

    一边是奇特的明代古桥,一边是“五水共治”要对河道进行整治疏通,到底拆不拆古桥,这个问题11月17日有了答案。从市文保部分获悉,有着390多年历史的金价桥异地守卫工程即将启动,工期大抵两个月,投资上百万元,这座古桥将会在100米外的地方重新“安家”。

  明代古桥影响通水能力

  据有关资料介绍,金价桥位于邱隘镇渔金村,作为五水共治和市重点工程及鄞东南河网节点流畅工程的一局部,从2013年开始,我市对“肠阻塞”严重的新杨木碶河进行整治,因为金价桥已经不适应现有的通水能力,因此经过相关部分批准,决定将其迁址重建。

  “这座桥如果拆了,就再也没有了。”鄞州区文管办主任谢国旗说,金价桥是鄞东地区目前最陈腐的一座平梁单孔石桥。它用“丁顺”砌筑法建造的桥脚,在浙东桥梁史上有着奇特的职位地方,是明朝建筑的实例,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17日下午,找到金价桥,桥呈东西走向,桥两头为机耕路,向东是金价桥村,向西即是后殷村,所以金价桥也是一座界桥。桥面由一宽一窄的两块长条石铺设而成,南北两侧桥栏朝外一面有“金价桥”字样。再仔细观察,依稀可见“大明天启元年建造”等字样。天启元年,即1621年,这样算来,金价桥始建至今已有近400年历史。我市知名文保专家杨古城说,金价桥也算是宁波地区最陈腐的桥之一了。

  投资近百万元“搬家”

  据了解,金价桥来历还有一段传说。金价桥的建造在当年招致后殷村人的阻拦,并因此打起了官司,成为轰动一时的公案。

  据资料记载,金价桥村,原叫陈家,村民以陈姓为主。明代时,陈家人想在小河上架设一座桥方便出行,但后殷村人不这么想,理由很简单,造了此桥,外村人通过此桥进进出出太嘈杂,并且还可能带来治安隐患,因此极力抗议造桥,并由一个当官的村人出面干涉,这样两村就产生了纠纷。几经重复,陈家的官司总算打赢了,桥也建起来了,加上打官司孕育产生的用度,实际造桥本钱已远远超过建一座普通石桥所需,故取名“金价”。中国最佳造价交流网站,致力于建设专为造价同行服务的自由交流家园

  鄞州区五水共治办相关认真人说,金价桥何去何从一直存在争议,最后经多次协商论证,有关部分最后决定,“五水共治”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文物又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要建设与守卫两不误,接纳古桥异地守卫办法,尽可能留住较多的“乡愁”信息,为此新增投资近百万元。

  另据介绍,按计划,金价桥2014年底“搬家”后,将在100米外“再现”。2015年汛期前,新杨木碶河将实现流畅。

    民生与古建之争,又是以现代建设的民生取胜,古建筑只能“让路”,为何规划上,这些总会遇上古建筑“挡路”呢?

回答即可得20分,回答被采纳则获得悬赏分以及奖励50分。 积分规则
参考资料:
如果您的回答是从其他地方引用,请表明出处网址。
共 9 条 普通回答
楼层: 1
回答人:67678017 - 泥土工 2级 - 提交时间:2015/3/14 23:53:00  举报
还是规划的问题,知道有古建筑,为何不考虑呢。

楼层: 2
回答人:73205 - 泥土工 2级 - 提交时间:2015/3/15 2:51:00  举报
新桥不如旧桥,现在来看,矛盾需要化解,总得有一个解决,稳建能保证质量吗?
楼层: 3
回答人:72351 - 泥土工 2级 - 提交时间:2015/3/15 5:06:00  举报
还是规划的问题,知道有古建筑,为何不考虑呢。
楼层: 4
回答人:42192983 - 泥土工 2级 - 提交时间:2015/3/15 7:53:00  举报
搬家不如保护一下
楼层: 5
回答人:49630836 - 泥土工 2级 - 提交时间:2015/3/15 14:09:00  举报
呵呵
楼层: 6
回答人:84594237 - 泥土工 2级 - 提交时间:2015/3/15 21:48:00  举报
异地重建也是不错的选择
楼层: 7
回答人:05003764 - 泥土工 2级 - 提交时间:2015/3/16 2:36:00  举报
对古建筑异地保护?为什么对新项目不异地建设?
楼层: 8
回答人:21451121 - 泥土工 2级 - 提交时间:2015/3/16 3:42:00  举报
总感觉迁了之后就没有原来的意义了,如果有更好的方案还是希望保留在原地会更好
楼层: 9
回答人:27956342 - 泥土工 2级 - 提交时间:2015/3/16 12:49:00  举报
其实  我也觉得保护好   不管现在的技术多先进  多少都有点损害   五水共治 这是浙江省政府推出的大政方针,是推进浙江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关键之策  终归落在发展上   近代多少古建筑为发展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