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问答网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专家团队 - 造价QQ群 - 3721k建筑网址导航
![]() |
共 3 条
普通回答
1.形成原因: (1)软基处理不彻底造成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降引起路面不均匀沉降。 (2)软基处理后未待沉降稳定即填筑路基造成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降引起路面不均匀沉降。 (3)堆载预压时间不够致使路面铺筑完成后产生不均匀沉降。 (4)路基清表时未发现的暗塘,造成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降引起路面不均匀沉降。 (5)路基或路面基层、底基层压实度不够造成路面不均匀沉降。
2.防治措施: (1)规范进行软基处理,待沉降稳定后进行路面铺筑。 (2)根据设计要求和沉降速率控制堆载预压时间,避免提前卸载。 (3)严格控制路基填筑的碾压以及路面基层、底基层的压实度。 适当的加大灰土的厚度。 1)软基路堤填筑高度达到设计标高时,以路面重量预压过程中,必须加强软基路基沉降观测,并且采用双标准控制确定路面施工时间。①根据沉降曲线换算的工后沉降量小于设计容许值; ②连续2~3 个月观测的沉降量每月不超过6mm。
2) 尽可能地提前软土地基路段的施工时间,避免由于赶工期使预压时间过短的情况,尤其是桥台地段的施工时间,争取更长的预压时间,以减少软基工后沉降量。 3) 根据软土的地质条件、土层性质和路堤填筑高度,对软基处理采用合适的方法,一般路段采用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板处理,采用不同的施打长度和施打密度,其间距在邻近桥头路段附近适当加密;在桥台处设置搅拌桩过渡段,并在搅拌桩过渡段末端与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板加密区交接处设置土工织物砂垫层,以协调变形。 |
本站公告
相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