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问答网A125.com > 建筑施工 > 施工技术 > 提问

居住区建筑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是什么? 建设,住宅,居住区

已解决  --    --  0个回答  次浏览0
分享微信 发送朋友 打印
最佳答案
楼层: 1
回答人:72034843 - 泥土工 2级 - 提交时间:2015/3/9 14:27:00  举报
1、三前三后的居住建设步骤 
  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居住区建设要依据: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先交通建设,后住宅建设的“三先三后”步骤。 
  l.l 先规划,后建设 
  1.集中规划新居住区 
  凭据都市总体规划和人均生活用地的增加,人口将随着市区效用的调解,逐步向都市外围扩散和疏散。规划安排住宅基地将主要集中于都市边沿城郊结合部之间,并沿都市的四周延伸扩展,为集中有一定规模的居住园区创造了较为有利的条件。 
  2.超前做好居住区阶段规划 
  居住区规划应遵循三个阶段的规划设计步骤:第一个阶段制定远期(20年)居住基地成长结构规划;第二阶段制定中期(10年)居住地区结构规划;第三阶段制定近期(5年)居住区详细规划。凭据居住区环境质量成长的需求,规划设计由面到点,由远而近,从粗到细地逐步深入
  3.接纳“无甲方”的规划设计形式 
  居住区需要接纳“无甲方”规划设计形式,开脱纯经济利益驱动的机制,由政府住宅建设管理部分在无委托单位(甲方)的情况下,进行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的设计,并提出市政设施、建设工期及投资总额、公交线路、小区设计等方案,提交有关部分审核,规划设计确定后再批项目,这样才有可能提高居住区规划设计水平。  都市规划通过对所使用土地的审核、监督等,包管住宅建设与都市成长的整体利益统一,使住房建设真正成为塑造良好的都市形象和创造质量的居住环境的积极推动力。 
  4.加快相关专业规划的制订,提高居住区配套计划职位地方 
  居住区规划结构的成长偏向应凭据总体规划确定,并应加快专业规划,确保在居住区开发实施前具有水、电、煤、雨污水、门路及大众交通配套条件,并将居住区配套计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成长计划,引导和保险居住区建设。 
  1.2 先地下,后地上 
  居住区建设应执行市政基础设施“先地下、后地上”,住宅建设相继进行的综合开发步骤。征地后要先开发土地,即先进行供水、排水、电力、电信、煤气等管线与门路建设,再进行地面住房及大众设施的建设。只有遵循统一实施基础设施建设这个科学的开发步骤,才华掌握居住区开发建设的主动权,才华建设良好的住宅和居住环境。 
  l.3 先交通建设,后住宅建设 
  新的居住区离市中心较远,人口规模大。如果住宅建成后再配备交通设施,一定造成需求与提供的脱节,严重影响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的正常进行,因此务必超前进行交通建设。 
  2、三同步的建设管理原则 
  提高居住环境质量,还要遵循住宅与公建设施同步建设,住宅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建设与管理同步的“三同步”原则。 
  2.l 住宅与公建设施建设同步 
  商业、文教等大众设施务必和住宅同步配套建设,以便在住宅交付使用时,这些设施能同步使用,及时为人住的居民提供完善的办事。 
  2.2 住宅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 
  在进行住宅建设的同时,要注意环境的营造。一方面,要做好居住环境的硬件建设,要为住宅配备完善的隶属设施,优美的绿化系统,要对噪声、污水、垃圾等进行统筹规划和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还要落实管理环境的责任人。居住区建设要有能促进居民交流联谊的场合,以利密切邻里关系,又有安乐、私密的环境。从而为居住区内的全体居民,包括老人、成年人、少年儿童、青年人提供适合他们各自特点的文化、体育、娱乐、休想的场合和设施。住宅绿化要有差别条理,与大众办事设施互相联系,使住宅区内做到绿化、美化。 
  2.3 建设与管理同步 
  要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光建设还不敷,还务必在建设的同时搞好管理。一方面在建设过程中要注重规划、设计、建筑质料和施工的管理,保险公建配套比例到达规划准则,建设的住宅相符设计要求,施工质量相符准则;另一方面,要搞好建成区的物业管理,确保居民居住安定、方便、居住环境整洁、文明,并使有效使用年限延长,住宅实现保值增值。 
  3、三并重的建设目标 
  要转变目前的居住环境现状,务必做到三个并重:数量与质量并重,效用开发与规模开发并重,建设与改革并重。 
  3.1 数量与质量并重 
  住宅是使用年限很长的社会商品,住宅和住宅区的效用和质量关系到人民的身心健康,影响到社会的秩序和稳定。我国的住宅建设正从立足解困增加数量开始向注意居住环境质量转化。要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改革规划及设计准则,提高衡宇效用使用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创造宜人的空间环境,满足居民的心理及生理需求。21世纪的住宅建设将从文化、技术、经济、环境等诸多方面向全面提高质量的偏向成长。 
  3.2 效用开发与规模开发并重 
  在居住区建设中,不但应注意居住区内部的效用开发,做到居住区种种设施完备,配套齐全等,还要强调居住区的规模开发即居住区的结构要相对集中,形成一定的规模,有利于市政公用设施的配套,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3.3 建设与改革并重 
  从目前居住环境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中,可以看出旧体制在很洪流平上还影响着住宅建设的规模和居住环境质量的提高。要建设更多环境优美的住宅,务必在住宅投资体制、提供体制上连续进行改革,实现住宅的商品化和住宅提供的社会化,建立住宅建设资金的良性循环机制,才华确保住宅建设连续成长,住宅环境质量继续提高,以满足人们居住环境条件连续改进的要求。 
  4、三制体系的完善 
  为保险“三先三后”、“三同时”、“三并重”的顺利实施,还务必接纳完善“三制”,发挥“三个积极性”等办法。 
  4.1 理顺体制 
  1.理顺投资体制 
  主要是要明确政府、企业和个别在居住区建设中的投资责任。随着住房的私有化,个别将成为住宅最主要的投资者,以国家和单位为主的住宅投资体制将产生转变;转变居住区大市政及公益性配套设施建设用度摊入住宅本钱的一致理做法,明确这局部用度由政府包袱。 
  2.理顺管理体制 
  (1)强化住宅成长局对住宅建设的综合管理职能。进一步理顺住宅成长局与各专业部分的关系,使住宅成长局包袱起住宅建设全过程管理的责任。 
  (2)理顺物业管理企业与专业行政管理部分、街道管事处和居委会的关系。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实现物业管理与专业管理、社区管理的有机结合。 
  (3)探索社区建设管理新体制。凭据“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原则,进一步理顺条块管理体制。区政府有关职能部分的派出机构,凭据社区行政管理的职能,原则上应与街道管事处对应设置,接受街道和区政府有关职能部分的双重领导。公安派出所认真街道区域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商所、税务所应指定人员加入街道社区管理机构,配合加入社区管理;区政府建设管理部分应将环卫清扫、绿化养护、衡宇维修、物业管理、路政维护等作业行为同行政管理职能离开,行政管理职能由区政府职能部分行使,局部监督检查职能委托街道协助管理;经营性的作业行为由企业包袱。街道管事处设立市政管理、社会成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委员会,具体认真社区管理、精神文明建设、社区办事、社会治安等劳动。 
  4.2 改革机制 
  1.引进竞争机制来源:考试大
  在居住区环境建设与管理的全过程中,引进竞争机制,冲破行业垄断,提高居住区建设与管理水平。 
  2.接纳激励机制 
  在居住环境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引进激励机制。开展设计方案、施工质量、物业管理、社区管理及文明居民等评优活动鼓励多方加入,发挥大众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居住环境与管理的水平,保存较高的居住环境质量。 
  3.强化监督机制 
  一方面,健全居住环境建设的监理机制,实行全过程的监督管理,优化居住环境硬件建设。如针对住宅质量通病,全面推行住宅监理,以提高住宅质量;另一方面,完善业主委员监督机制,使其富裕发挥业主管理的监督管理职能,真正体现业主自治,促进“办事第一,住户至上”的物业管理机制的建立,促进实行物业管理的经营性收入补贴办事性支出的经营机制的实现,包管物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4.3 完善法制 
  为了创造整洁、优美、文明、安定的居住环境,应把提高居住区环境质量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为防备在居住区开发过程中违背中国国情和忽视三大效益的整体,务必建立一套具有执法效力的控制体系,即对居住用地的性质、建筑密度、容积率进行控制,对建筑体量、高度、形状、基地总面积、绿地率进行控制,对用地指标和环境体系进行控制,对人口密度指标进行控制,以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使用者的利益。

我要评论 好评次数 0   坏评次数 0
对最佳答案的评论

评论字数在200 字以内
  好评 坏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