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问答网A125.com > 建筑施工 > 项目管理 > 提问

测量中的平差搞不懂?不知道怎么算? 交流,中国,最佳

未解决  --    --  4个回答  次浏览0
分享微信 发送朋友 打印
提问人:77164 - 泥土工 2级  举报  
市政门路导线丈量 中国最佳造价交流网站,致力于建设专为造价同行服务的自由交流家园
回答即可得20分,回答被采纳则获得悬赏分以及奖励50分。 积分规则
参考资料:
如果您的回答是从其他地方引用,请表明出处网址。
共 4 条 普通回答
楼层: 1
回答人:73209134 - 泥土工 2级 - 提交时间:2015/7/27 15:01:00  举报
最小二乘法广泛应用于测量平差。最小二乘配置包括了平差、滤波和推估。附有限制条件的条件平差模型被称为概括平差模型,它是各种经典的和现代平差模型的统一模型。测量误差理论主要表现在对模型误差的研究上,主要包括:平差中函数模型误差、随机模型误差的鉴别或诊断;模型误差对参数估计的影响,对参数和残差统计性质的影响;病态方程与控制网及其观测方案设计的关系。由于变形监测网参考点稳定性检验的需要,导致了自由网平差和拟稳平差的出现和发展。观测值粗差的研究促进了控制网可靠性理论,以及变形监测网变形和观测值粗差的可区分性理论的研究和发展。针对观测值存在粗差的客观实际,出现了稳健估计(或称抗差估计);针对法方程系数阵存在病态的可能,发展了有偏估计。与最小二乘估计相区别,稳健估计和有偏估计称为非最小二乘估计。 
  巴尔达的数据探测法对观测值中只存在一个粗差时有效,稳健估计法具有抵抗多个粗差影响的优点。建立改正数向量与观测值真误差向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可对多个粗差同时进行定位和定值,这种方法已在通用平差软件包中得到算法实现和应用。 
  方差和协方差分量估计实质上是精化平差的随机模型,过去一直仅停留在理论的研究上。实际中,要求对多种观测量进行综合处理,因此,方差分量估计已成为测量平差的必备内容了。目前,通用平差软件包中已增加了该功能,但还需要在测量规范中明确提出来。 
  需要指出的是:许多测量作业单位喜欢采用附合导线进行逐级加密,主要依据目前规范中有关一、二、三级导线和图根导线的规定。无疑附合导线具有许多优点,但由于多余观测少,发现和抵抗粗差的能力较弱,不宜滥用。建立一个区域的控制,首级网点采用GPS测量,下面最好用一个等级的导线网作全面加密。从测量平差理论来看,全面布设的导线网具有更好的图形强度,精密较均匀,可靠性也较高。
楼层: 2
回答人:14783456 - 泥土工 2级 - 提交时间:2015/7/27 23:03:00  举报
测量平差是德国数学家高斯于1821~1823年在汉诺威弧度测量的三角网平差中首次应用,以后经过许多科学家的不断完善,得到发展,测量平差已成为测绘学中很重要的、内容丰富的基础理论与数据处理技术之一。计量科学与测绘科学都是以物理学、数学及近代计算机科学为基础的学科,本质上两者是相容、一致的。在计量学中,对测量不确定度给出的综合的不确定性评价,此评价不但考虑了观测时各种误差因素的联合影响,包括观测时随机效应的影响,一些系统效应的影响, 也考虑了测量时其他因素的影响,文章主要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旨在通过对“测量平差理论在计量中的应用”的本质内涵的深入探讨,期望这一问题得到缓解或解决,最终的目的是便于测绘仪器校准工作的开展。   由于测量仪器的精度不完善和人为因素及外界条件的影响,测量误差总是不可避免的。为了提高成果的质量,处理好这些测量中存在的误差问题,观测值的个数往往要多于确定未知量所必须观测的个数,也就是要进行多余观测。有了多余观测,势必在观测结果之间产生矛盾,测量平差的目的就在于消除这些矛盾而求得观测量的最可靠结果并评定测量成果的精度。测量平差采用的原理就是“最小二乘法”。   考虑函数是待定常数,如果在一直线上,可以认为变量之间的关系,但一般说来,这些点不可能在同一直线上。记,它反映了用直线来描述时,计算值与实际值产生的偏差。当然要求偏差越小越好,但由于可正可负,因此不能认为总偏差时,函数就很好地反映了变量之间的关系,因为此时每个偏差的绝对值可能很大。为了改进这一缺陷,就考虑用来代替,但是由于绝对值不易作解析运算,因此,进一步用来度量总偏差。因偏差的平方和最小可以保证每个偏差都不会很大。于是问题归结为确定中的常数和使为最小,用这种确定系数的方法称为最小二乘法。   其精确定义可以从一组测定的数据中寻求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这种函数关系称为经验公式。最小二乘法如何寻之间近似成线性关系时的经验公式,假定实验测得变量之间个数 , ,…, ,则平面上,可以得个 ,这种图形称为“散点图”,从图中可以粗略看出这些点大致散落在某直线近旁,我们认之间近似为一线性函数,下面介绍求解步骤,考虑函 ,其是待定常数.如在一直线上,可以认为变量之间的关系 。但一般说来,这些点不可能在同一直线上. ,它反映了用直来描 ,时,计算与实际产生的偏差。当然要求偏差越小越好,但由可正可负,因此不能认为总偏时,函就很好地反映了变量之间的关系,因为此时每个偏差的绝对值可能很大。为了改进这一缺陷,就考虑来代替。但是由于绝对值不易作解析运算,因此,进一步来度量总偏差。因偏差的平方和最小可以保证每个偏差都不会很大,于是问题归结为确中的常 ,为最小,用这种方法确定系 ,的方法称为最小二乘法。最小二乘法是一种数学优化技术,它通过最小化误差的平方和找到一组数据的最佳函数匹配,是用最简的方法求得一些绝对不可知的真值。   测绘中广泛使用的测量平差法,是基于最小二乘原理的测量数据处理方法,它是利用直接测量采集观测数据(观测向量),再利用此观测数据( 观测向量)结合平差数学模型,对被测量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估计方法采用“ 数理统计学” 中著名的“ 最小二乘法”。平差处理结果包括被测量的测量结果和表征此测量结果不确定性的标准差(中误差)。测量平差法本质上相当于对测量中的随机误差进行了有效的减弱( 采集数据量越大, 减弱效果越好, 直到几乎消除), 对测量中不等权的非确定性系统误差( 即大小水平不一致的非确定性系统误差)进行了合理的分配,但对于测量中等权的非确定性系统误差(即大小水平一致的非确定性系统误差)没有起到消除或减弱作用。所以,平差后所得的测量结果标准差( 中误差),只是表征了随机效应导致的测量不确定性( 度),是测量不确定度的随机分量,为了完全表征测量结果不确定性( 度), 还需要考虑系统效应导致的不确定性( 度) 并加以合成。   测量平差法虽然包括了一定的现场测量条件,但其测量结果(平差结果)只是测得值所处范围的一个参数(随机误差)。在计量学中,测量的目的是为了确定被测量的量值。测量不确定度就是对测量结果质量的定量表征,测量结果表述必须同时包含赋予被测量的值及与该值相关的测量不确定度,才是完整并有意义的。用测量不确定度表征测量结果不确定性,既要考虑测量结果的系统误差效应,又考虑了测量结果的随机误差效应,严格说还考虑了测量结果的模糊效应,所以测量不确定度具有严密的科学性与严谨性,是测量结果不确定性的精确描述。随机误差(平差结果)是由于测量时的随机因素或效应所引起的相对于被测量真值的偏差,这种随机因素或效应,将导致重复测量时测量结果值的分散性。这说明,随机误差具有随机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的具体特征就是值的分散性,随机误差应属于随机不确定性量,其数学期望(均值)为零。   测量结果=被测量真值+系统误差+随机误差   =被测量真值+确定性系统误差+非确定性系统误差+随机误差   =确定性分量+非确定性分量   以上讨论了测量平差结果在计量学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中,只是不确定度分量之一。因为,测量结果是被测量真值、系统误差、随机误差(中误差)这三个量的合成,故其不确定性应由这三个量的不确定性决定,研究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应由这三个量的不确定度着手。仅考虑随机不确定性,是不全面不客观的。
楼层: 3
回答人:19581094 - 泥土工 2级 - 提交时间:2015/7/28 8:37:00  举报
楼主hanlizhi520的回复
引用:2楼 cq123fh
测量平差是德国数学家高斯于1821~1823年在汉诺威弧度测量的三角网平差中首次应用,以后经过许多科学家的不断完善,得到发展,测量平差已成为测绘学中很重要的、内容丰富的基础理论与数据处理技术之一。计量科学与测绘科学都是以物理学、数学及近代计算机科学为基础的学科,本质上两者是相容、一致的。在计量学中,对测量不确定度给出的综合的不确定性评价,此评价不但考虑了观测时各种误差因素的联合影响,包括观测时随机效应的影响,一些系统效应的影响, 也考虑了测量时其他因素的影响,文章主要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旨在通过对“测量平差理论在计量中的应用”的本质内涵的深入探讨,期望这一问题得到缓解或解决,最终的目的是便于测绘仪器校准工作的开展。   由于测量仪器的精度不完善和人为因素及外界条件的影响,测量误差总是不可避免的。为了提高成果的质量,处理好这些测量中存在的误差问题,观测值的个数往往要多于确定未知量所必须观测的个数,也就是要进行多余观测。有了多余观测,势必在观测结果之间产生矛盾,测量平差的目的就在于消除这些矛盾而求得观测量的最可靠结果并评定测量成果的精度。测量平差采用的原理就是“最小二乘法”。   考虑函数是待定常数,如果在一直线上,可以认为变量之间的关系,但一般说来,这些点不可能在同一直线上。记,它反映了用直线来描述时,计算值与实际值产生的偏差。当然要求偏差越小越好,但由于可正可负,因此不能认为总偏差时,函数就很好地反映了变量之间的关系,因为此时每个偏差的绝对值可能很大。为了改进这一缺陷,就考虑用来代替,但是由于绝对值不易作解析运算,因此,进一步用来度量总偏差。因偏差的平方和最小可以保证每个偏差都不会很大。于是问题归结为确定中的常数和使为最小,用这种确定系数的方法称为最小二乘法。   其精确定义可以从一组测定的数据中寻求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这种函数关系称为经验公式。最小二乘法如何寻之间近似成线性关系时的经验公式,假定实验测得变量之间个数 , ,…, ,则平面上,可以得个 ,这种图形称为“散点图”,从图中可以粗略看出这些点大致散落在某直线近旁,我们认之间近似为一线性函数,下面介绍求解步骤,考虑函 ,其是待定常数.如在一直线上,可以认为变量之间的关系 。但一般说来,这些点不可能在同一直线上. ,它反映了用直来描 ,时,计算与实际产生的偏差。当然要求偏差越小越好,但由可正可负,因此不能认为总偏时,函就很好地反映了变量之间的关系,因为此时每个偏差的绝对值可能很大。为了改进这一缺陷,就考虑来代替。但是由于绝对值不易作解析运算,因此,进一步来度量总偏差。因偏差的平方和最小可以保证每个偏差都不会很大,于是问题归结为确中的常 ,为最小,用这种方法确定系 ,的方法称为最小二乘法。最小二乘法是一种数学优化技术,它通过最小化误差的平方和找到一组数据的最佳函数匹配,是用最简的方法求得一些绝对不可知的真值。   测绘中广泛使用的测量平差法,是基于最小二乘原理的测量数据处理方法,它是利用直接测量采集观测数据(观测向量),再利用此观测数据( 观测向量)结合平差数学模型,对被测量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估计方法采用“ 数理统计学” 中著名的“ 最小二乘法”。平差处理结果包括被测量的测量结果和表征此测量结果不确定性的标准差(中误差)。测量平差法本质上相当于对测量中的随机误差进行了有效的减弱( 采集数据量越大, 减弱效果越好, 直到几乎消除), 对测量中不等权的非确定性系统误差( 即大小水平不一致的非确定性系统误差)进行了合理的分配,但对于测量中等权的非确定性系统误差(即大小水平一致的非确定性系统误差)没有起到消除或减弱作用。所以,平差后所得的测量结果标准差( 中误差),只是表征了随机效应导致的测量不确定性( 度),是测量不确定度的随机分量,为了完全表征测量结果不确定性( 度), 还需要考虑系统效应导致的不确定性( 度) 并加以合成。   测量平差法虽然包括了一定的现场测量条件,但其测量结果(平差结果)只是测得值所处范围的一个参数(随机误差)。在计量学中,测量的目的是为了确定被测量的量值。测量不确定度就是对测量结果质量的定量表征,测量结果表述必须同时包含赋予被测量的值及与该值相关的测量不确定度,才是完整并有意义的。用测量不确定度表征测量结果不确定性,既要考虑测量结果的系统误差效应,又考虑了测量结果的随机误差效应,严格说还考虑了测量结果的模糊效应,所以测量不确定度具有严密的科学性与严谨性,是测量结果不确定性的精确描述。随机误差(平差结果)是由于测量时的随机因素或效应所引起的相对于被测量真值的偏差,这种随机因素或效应,将导致重复测量时测量结果值的分散性。这说明,随机误差具有随机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的具体特征就是值的分散性,随机误差应属于随机不确定性量,其数学期望(均值)为零。   测量结果=被测量真值+系统误差+随机误差   =被测量真值+确定性系统误差+非确定性系统误差+随机误差   =确定性分量+非确定性分量   以上讨论了测量平差结果在计量学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中,只是不确定度分量之一。因为,测量结果是被测量真值、系统误差、随机误差(中误差)这三个量的合成,故其不确定性应由这三个量的不确定性决定,研究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应由这三个量的不确定度着手。仅考虑随机不确定性,是不全面不客观的。
在实际市政工程中,没有软件手算,怎么平差啊?
楼层: 4
回答人:99734191 - 泥土工 2级 - 提交时间:2015/7/28 13:32:00  举报
你可以在网上找些程序用。很多的。具体使用就要看个人喜好了。
另外,补习一下测量知识,找本教材对照程序研究,很快就能上手了。给你一个试用版的平差程序。可以学习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