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据形成机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车辙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磨损型车辙:这类车辙是面层外貌受到轮胎磨耗形成的,在我国通常产生在车辆爆胎,钢轮直接作用在沥青混凝土面层上造成的划伤,一般这些车辙无需作专门维修。
(2)压缩型车辙:这类车辙主要是由于沥青混凝土面层自身的压密形变造成的,车辙形成“V”字型,深度一般为5~10mm,对门路的行车没有太大的影响。
(3)结构型车辙:这类车辙主要是由于路面结构设计一致理,或由于结构层压实欠好或整体性欠好,尤其是路基承载能力不敷引起的。这类车辙往往横向较宽,两侧没有明显隆起现象,横断面成U形(凹型),常伴有裂缝,并且短期内不会稳定,随着时间的延续,车辙深度及其它相关路面破坏会连续加剧。
(4)流动型车辙:这类车辙主要是由于沥青混凝土高温稳定性不敷,或货车超载严重,引起沥青混凝土产生剪切变形孕育产生的。这类车辙有明显的隆起现象,整个车辙断面形成“W”形,深度达20~50mm,严重时局部地段会出现大段松散破坏,行车跳动感明显。
在我国,由于高品级公路沥青路面普遍接纳半刚性基层,绝大多数车辙属于流动型车辙和压缩型车辙。对付压缩型车辙,由于车辙浅,不影响使用,一般可不做专门处理,严重时可以通过热拌沥青混凝土找平辙槽,到达恢复路面性能的目的;而对付流动型车辙,目前还没有经济、有效的维修工艺,通常是铣刨、重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或者接纳热再生养护维修工艺,而一般流动型车辙延续段落长(到达好几公里)、涉及整个面层,接纳这些工艺维修用度较高,对交通影响大,大面积应用需要特别慎重。
建筑问答网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专家团队 - 造价QQ群 - 3721k建筑网址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