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从生态角度还是观赏角度,作为物质形态的风景建筑在自然环境中只能起掩饰与隶属的作用。虽然它不是景观的主体,但具有一种“标胜概”的作用。它为自然的景色增添一种人文神采,从而增加自然景观的吸引力;从人与自然关系角度看,风景中的建筑象征着人类对自然的控制,说明人类有能力把自然作为自己的审美东西,可以说风景建筑是“自然的人化”的直接体现。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风景建筑也可能成为自然景观中某个局部地段的主体。它不但从视觉上统领景观全局,并且授予自然景观某种文化意义。这样的建筑一般具有一定的规模和体量,对自然的滋扰相对较大,设计时应尽可能将滋扰控制在点状范畴内,以免对环境全局孕育产生不良影响。
1.体量与标准
风景建筑以景观作为主要效用,体量与标准的控制以景观的美丑作为唯一准则。作为点景的风景建筑,一般遵守“宜小不宜大,宜藏不宜露”的原则。然而,体量和标准也不是愈小愈好,太小了起不到点景作用。因此,风景建筑的体量与标准要遵守远看不显大、不影响画面的协调,近看不显小、有足够的容量充当主体角色的设计原则,寻求一种合宜的体量与标准。而要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需要在设计阶段对建筑与周围环境进行差别角度的研究剖析,须要时应在现场设标记进行校核。在南京狮子山阅江楼的设计中,笔者对楼的体量与标准作了两方面考虑,一是进行了建筑与狮子山整体体量和高度的比较剖析;二是结合朱元璋“赐建”的历史配景和游人使用的实际状况,确定分设主、副楼来疏散体量。建成后,虽得到社会的认可,还是有专家认为“大是大了一点”①。
2.结构与形体
建筑的结谈判形体要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形态相呼应,制止生硬和突兀。阅江楼以曲尺形平面与狮子山山体走向呼应,以主楼的矗立造型与山下横卧的城墙形成比拟,建筑接纳十字脊,两翼出厦跌落的屋顶组合形成鳞次栉比的形体,从而对应自然起伏的山体形态,以到达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效果。
建筑问答网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专家团队 - 造价QQ群 - 3721k建筑网址导航